来源:未知作者:小贝点击:
文明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个撕裂与对抗不断加剧的世界,《文化相对论》作为一档聚焦文明交流互鉴的高端对话节目,如一股清流,吸引了海内外观众,特别是年轻人的关注。它在凤凰卫视美洲台、美国城市卫视、美国中文电视台同步播出,覆盖全球观众人数超过3500万,在抖音平台的播放量超过了4000万。它突破地缘政治与意识形态的重重障碍,从文化根性出发,推动中西方深层的相互理解与平等对话,让世界听到了理性而多元的声音,提振了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希望。
把对抗变成对话
《文化相对论》有两重含义,一是不同的文明在历史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没有唯一绝对标准,更不能强加于人;二是只有相对而坐,相向而行,才能解决共同面临的困境。节目中探讨了一系列重要话题:如何评价社会治理的成果?如何面对身份政治与社会融合?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如何平衡科技与伦理的关系?如何摆脱极端贫困?全球年轻人面临哪些困境又如何寻找出路?中西方的学者与意见领袖各抒己见,从文化的软视角,切入政治经济的硬话题,在碰撞中层层深入,梳理历史渊源和文明根性,揭示其底层逻辑,对双方都有启发性。
在谈到大国博弈的话题时,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认为,如果只从自身利益和历史经验出发,滋生傲慢和优越感,就会造成政治误判,甚至“梦游”般走向冲突。北京大学杨立华教授表示,中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巨大的文明体,而不是所谓的帝国,“知止”的理念体现在不向外扩张,也不寻求殖民地。如果用欧洲民族国家形成史来判断中国,就容易得出国强必霸的误读。在主题为“社会治理”的第二期节目中,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尤锐教授解读中国大一统历史和人才选拔的机制:“最根本的衡量标准,是政府维护人民的尊严的能力”。北京大学潘维教授的说法则更接地气:“就是过好日子,能够比较顺利地、困难越来越少地,养小孩、送老人。”《文化相对论》从现实话题切入,挖掘背后的文化密码,最终归于对人类共同命运的探讨。正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尹鸿教授对节目的评价:“这是一场文明面对危机时进行的对话,我觉得它在恰当的时机,选择了恰当的主题,和恰当的视角。”
罕见的嘉宾阵容,火花四溅的话语场
《文化相对论》的嘉宾阵容堪称豪华。现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马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中国首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比吉特·班纳吉、美国斯坦福大学第十任校长及2017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翰·汉尼斯、英国前商务大臣文斯·凯博、以色列历史学家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日本著名社会观察家三浦展以及洛克菲勒家族第四代继承人大卫·洛克菲勒、苏珊·洛克菲勒夫妇等34位嘉宾参与对话。他们是站在各自领域前端的人,拥有开阔的眼界和敏锐的洞察力,也不乏个人化视角,平实而深刻。民族学专家马戎教授从自己在内蒙古插队的经历谈中华民族共同体;《贫穷的本质》作者班纳吉教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谈为什么对一个极端贫困的人来说,买一台电视可能比吃饱饭更重要;耶鲁大学法学教授蔡美儿从华裔在美国社会中的境遇谈族群政治;先后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与凯雷,从本土建筑的特色谈其背后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与社会理想。
这样的嘉宾联动是如何实现的?国内制作组与海外5个拍摄团队展开联动拍摄,利用最新科技手段,让分别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以色列等7个国家、18个城市、不同的时区,说着不同语言的嘉宾,能够跨时空连线,同台交锋,每一个环节背后所付出的奔波和汗水都是可以想象的。当然,这其中还要接受考验的,是杨澜的主持功力。随时双语切换,把握谈话节奏,引导背景各异的嘉宾,层层深入话题核心,促成平等真诚地对话和理性交锋,这需要强大的思考力和现场驾驭能力。
世界青年,忠实自我也心系天下
《文化相对论》的另一特色就是全球青年的视角和问题意识。涉及20余个城市的街采环节,传递出全世界400多位青年的声音:从个人隐私到情绪健康,从气候变化到自己一年的碳排量,从社会正义到文化包容,他们的眼光敏锐而深刻。节目展现出了当代青年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真实的处境和所思所想,对地球未来的热切关注,以及对世界的共同责任。他们经历身份的冲突,却敢于袒露自身的脆弱;他们愿意去和与自己价值观不同的人相处,也不隐藏对社交的恐惧;他们重新定义人生的成功,更看重上升机会的公平性;他们渴望改变世界,相信创新与创造的无限可能。
演播室里的精英大咖们,被鲜活生动的年轻人观点所打动。著名社会学家三浦展发问:传统的“正确人生”崩塌之后,什么是可以替代的新价值观?提出“Z世代”的美国心理学家简·特温格则指出,全球正面对一个年轻人普遍感到孤独的时代,心理危机成为全球青年的困境之一。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与“蚁族”概念的提出者廉思教授,积极回应年轻人对公平正义和绿色发展的强烈呼声,认为这才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心”动力。引导观众看见个体困惑背后的宏观逻辑,发掘自己生活的一点一滴和整个世界命运的联系,对于普通人命运的关照,是《文化相对论》抱持着的诚挚的人文精神。
和而不同,破局创新
中西文化在历史上有若干次大交流大碰撞,如五四运动前后,改革开放时期,而今天全球化和疫情背景下发生的文化碰撞,其规模和广泛的参与度是前所未有的。与过去相比,中国文化不再是弱势的一方,而是在实现自身成长的同时,用平等的姿态,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先生说:“中国要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不是别人让我们做的,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清华大学汪晖教授说:“今天人类面临的危机,不能只从具有优越地位的文化的角度来看,而是要认识到这是源于全球化过程中不平等的积累。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与全球化相匹配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调解机制。”英国前商务大臣文斯·凯博表示:“西方人很少会讲中文,所以面对当前的形势,大家多会关注现状,而不会回溯历史,这才导致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很多误解。”美国加州前州长布朗先生高度欣赏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和“无为”的哲学理念,认为这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正如主持人杨澜在节目收官时说道:“在当今的世界,人类共同的命题需要我们彼此合作,也需要文明的交流和互鉴去寻找解决的方案,而在这样的碰撞当中,一种新的文化其实也正在形成。”不怕触碰文化中最敏感的部分,又在理性和建设性的氛围中加强相互了解,弥合认知鸿沟,探讨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也许就是《文化相对论》的题中之义吧。希望这样的对话能够继续下去,深入下去。
专家精彩点评
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当下世界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之间有强烈的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来自于各种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原因,但我们还是应立足把‘对抗’变成‘对话’。”
胡智锋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文化相对论》建立起宏大话题与每个人的相关性,是一种建设性的表达。”
俞虹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文化相对论》是关注青年和未来的。青年就是未来,他们的所思所想、困惑,都是我们今天需要直面的,而他们期待的未来就是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方向。”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化相对论》能够穿透屏蔽、把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通过对话凸显出来,这就是最大的成就。”
肖向荣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
“这个世界会好吗?它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文化相对论》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式,探索了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打造了文化交流的新品牌。”
赵可金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
“文化就是‘求生存’的方式。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空间,我们‘求生存’的方式不同。文化有先后,但没有高下之分。”
冷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文化相对论》契合时代与世界发展的紧迫定位。当下世界舆论中对抗语态突显,并且很多年轻人有悲观情绪,这档节目的出现是重振信心的。节目起到了链接未来、共享世界、赋能外交和促进社交的作用。”
唐润华 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文化相对论》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够应对各种话题、各类嘉宾。主持人杨澜对节目的方向和节奏的把握上非常到位。”